15
2018-08
363

2018年8月11日-13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办,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肺癌学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部肿瘤中心,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承办的“液体活检与肺癌精准医疗高峰论坛”在北京裕龙国际酒店B座三层第九会议室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肺癌液体活检与精准医疗专家学者及临床工作者齐聚于此,共同助力推动液态活检与精准医疗的研究深度和普及广度。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教授,北京大学肿瘤病理科主任杨跃教授共同担任本次研讨会主席并致辞。两位教授分别就肺部肿瘤诊疗现状,液体活检对肺癌精准医疗的重要作用,未来肺癌诊疗的前景等问题进行讲述,同时表达了对精准医疗服务的高度认可。

上海市肺科医院的周彩存教授在会上重点介绍了肿瘤液体活检及其临床应用,站在临床医生的角度分析了精准医疗的重要性,周教授认为:液体活检可以检查肿瘤DNA的同时,也可以检测多种标志蛋白,但是基于液体活检本身存在的不足,操作液体活检要结合病理学应用于临床。

应对血液多平台的检测方法,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的应建明教授对血液多平台实践数据进行了分享,液体活检可以作为早期肿瘤筛查的治疗手段,也可以实时监测肿瘤发展及疗效评估,克服肿瘤的异质性,检测免疫治疗标志物,包括TMB,MSI,MMR,为精准医疗提供新方向。

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高静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ctDNA和CTC在GI肿瘤中的研究现状和问题”的报告。高教授为大家介绍了CTC发展历程,她表示,目前CTC检出率差异较大,其干扰因素较多,例如:炎症时CEC干扰,被血小板、凝血因子覆盖等。近几年,ctDNA以无创、便捷、实时等优点广受关注,在众多肿瘤中发现ctDNA与组织中分子变异一致性较高。在未来,ctDNA应用前景广阔,可应用于指导药物选择,动态监测疗效,预测肿瘤复发以及早癌筛查等领域。

本次高峰论坛报告部分最后阶段,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林冬梅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真实世界液体活检检测数据分享》的专题报告,就目前北京肿瘤医院病理科分子室开展液体活检的概况,林教授通过大量案例向大家讲解了血浆EGFR基因突变检测建议,林教授提到:针对不同待测基因应选择相对应的检测方法,同时需要规范化检测的时间点,实现对肿瘤患者的个体化监测。对于检测结果,需要与不同的检测平台,与组织相互验证,保障结果的科学合理。林教授的讲演对于癌症精准医疗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次高峰论坛兼顾学科前沿与临床应用,中外专家学者汇聚,共议前沿应用与争议,系统全面介绍液体活检与精准医疗的相关信息,回顾进展的同时,畅想未来发展。微信截图_20180813095240_副本.png

目前,针对癌症精准医疗,优迅共有优替®肿瘤全景观诊疗检测、优替®肿瘤个体化治疗基因检测(标准版300+)、U13+™肺癌个体化治疗基因检测等三大检测内容供患者选择。

尤其是最新上市的优替®肿瘤个体化治疗基因检测(标准版300+),基于新一代高通量测序(NGS)技术,一次性检测300余个与肿瘤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全面诠释基因突变与肿瘤药物的相关性,辅助医生为患者制定个体化靶向用药及化疗用药治疗方案,在肿瘤筛查等方向也有了更完整的产品布局。纵观整个会议,临床上急需准确性高的检测手段。临床的关注就是优迅医学临床服务的研发方向,多年来优迅一直致力于自主研发,志在实现技术创新,突破技术壁垒,力求一次检测给患者带来更多信息。

本次会议将为推进肿瘤液体活检及精准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做出贡献,为领域内的临床医生提供了学习、吸收、创新、提高的平台,优迅医学也会在相关产品的设计研发上持续发力,贡献自身价值。
